大同大学工会打通连接贫困户田间地头和城市消费者餐桌的高速路消费扶贫让贫困户得实惠
日前,在大同大学教职工食堂内,由该校工会组织的“中国·1921”消费扶贫助力脱贫农产品厨艺大赛激情上演。与往日不同的是,此次厨艺大赛所用原材料均由校工会从该校定点扶贫村购置。来自该校25个分工会的468名参赛选手各显神通,烹制出一道道可口的美食。 该校工会干部介绍说,此次厨艺大赛不仅所用原料购置于扶贫村,而且奖品也是扶贫村的农产品。 通过举办厨艺大赛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购买扶贫村的农产品,是大同大学工会开展消费扶贫的一个亮点工作。 大同市阳高县罗文皂镇十九墩、谢家庄是大同大学的定点扶贫点。3年来,大同大学累计投入扶贫资金400多万元。通过大力实施产业项目扶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公共服务,该校扶贫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2018年年底,125户贫困户顺利脱贫摘帽。 为了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确保稳步脱贫,去年年底,大同大学制订了《山西大同大学2019年驻村帮扶巩固提升行动计划》,并由校工会全力落实。 为满足村民的需求,大同大学工会和驻村工作队的扶贫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交流探讨,寻找稳步脱贫致富之路。扶贫干部根据当地土地、气候状况,尝试帮助村民养鸡喂羊,种植小米、玉米和黄豆,培育杏树,拢葱,建立种植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 此外,大同大学工会还通过消费扶贫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全校党员每人捐款400元,由工作队的扶贫干部购置小羊羔、小鸡和葱苗。秋收后,由校工会负责销售给全校教职工。去年年底,该校工会累计帮助两个村的村民销售了价值65万元的杂粮。 ———帮助十九墩村的贫困户种植大葱,由校生命科学院的教师帮助贫困户优选品种,校工会负责统一收购,作为教职工福利发给大家。通过实施拢葱计划、爱心认购,十九墩村的贫困户全年增收87937.5元。 ———今年,该校工会为参加“精准扶贫知识答题”活动的2098名会员购置了价值13.5万元的农产品小米;为参加“学习强国户外游戏”活动的2000名会员购置了价值约20万元的农产品胡麻油。 截至目前,大同大学工会面向两村组织的定向消费扶贫累计达76万元。 大同大学工会还在扶贫村贫困农民住宅新区设立爱心超市,702名教职工自发捐款16235元;141名教职工捐赠农民喜爱的生活用品423件,价值33480元;408名教职工为罗文皂中心幼儿园捐赠羽绒背心343件,价值10270元。 “消费扶贫打通了连接贫困户田间地头和城市消费者餐桌的高速路,既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又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大同大学工会主席刘志华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强化消费扶贫,将其作为推动广大师生参与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稳妥推进高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记者王雨茜)
|